豐富的音樂環境對音樂性向的影響隨小朋友年齡的增長而減弱
「 音樂性向在出生後,很快就會漸漸的下降。兒童的音樂性向會不斷的下降,直到他們有適當且豐富的音樂環境為止。」—— 美國知名幼兒音樂教育學家Edwin E. Gordon
幼兒越早開始擁有豐富的音樂環境,他們就能越早恢復他們的音樂性向
今天跟家長分享「音樂性向」這個理論。
美國知名的幼兒音樂教育學家Edwin E. Gordon 提到「每個孩子出生時都具有音樂的潛能。和其他的才能一樣,音樂性向是在出生時就自然平均的分佈了。大約有68%新生兒,出生時有一般的音樂潛能,大約有16%新生兒有中上的音樂潛能,另外大約16%的新生兒有中下的音樂潛能。就如同每個小孩出生時都具有智能,每個孩子出生時也都具有音樂潛能呢!」
也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鐘型分佈一樣,只有少數比例的人是真正的天才,也只有約16%的人是屬於音樂潛能中下的,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中間一大塊分佈的。
但是卻有研究指出,每6個美國成年人只有1位可以達到我們所謂的「基本音樂能力」(唱出準確的音,打出正確的拍子),等於只有大約16%的人擁有基本音樂能力?這68%的人是去哪裡了?
原來,就像寶寶學說話一樣,今天孩子能像現在這樣說話,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提供他們語言環境、鼓勵他說話,他們接收充足的環境刺激後自己教會自己,音樂也是,他們也必須擁有充分的音樂環境,才能支持他們音樂能力得以發展。
「音樂性向在出生後,很快就會漸漸的下降。兒童的音樂性向會不斷的下降,直到他們有適當且豐富的音樂環境為止。」
「豐富的音樂環境對音樂性向的影響會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而減弱。因此,年幼豐富的音樂環境是不容忽視的。」
有個大腦學習的影片,約9‘30”處,提到了一個1970年在洛杉磯發現的12歲女孩被囚禁了很久,最後無法學會說話的真實案例,講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,當時看了十分震撼,推薦給家裡有小小孩的家庭!
《神奇大腦—生為天才》
https://youtu.be/lO6_s3UhGlA
下次再分享另外一個語言學家的影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