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是很「感覺」的生物,很多時候,孩子只是還沒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,所以沒有辦法融入,
當他喜歡那個地方、那個老師,他就會開始投入,願意學習。
5、6月疫情高峰,教室停課了幾週,後來回來時,有個孩子ㄧ到教室不肯走進來,開始大哭想離開。
原本他之前就一直是在外圍到處走,比較少時間加入的孩子,雖然他baby很小還不會爬的時候就跟著哥哥一起來上課,但因為疫情關係中間斷斷續續的停課復課,等到會爬會走的時候,他大多時間還是到處探索,或是把玩手上的車車,看起來對我們的活動沒有什麼興趣。
有一次孩子上課時一直到處走,後來開始有些哭鬧,那次媽媽就帶他先走,後面幾次也都是有點排斥。
說真的我其實很佩服媽媽,面對這種狀況還是冷靜的陪著他來。
直到前陣子疫情放假一段時間後第一次回來,他一進門又大哭,我告訴他和媽媽沒關係,如果真的不想加入就坐在教室角落看我們就好,不用強迫孩子加入。
到了最後收樂器的時候,孩子走過來幫忙收了幾個樂器,我開心的跟他說謝謝,謝謝他幫忙我,我好需要他的幫忙。
具體描述孩子的進步
隔週,他開始進門不哭,已經願意進教室,也開始比較多時間的坐在媽媽身上跟著我們一起玩,我看見他跟著打拍子、看見他一起玩,我驚訝的跟他說「哇!你剛剛有跟我一起玩耶!」「我有看到你跟我一起打拍子喔!」「謝謝你跟我們一起唱歌」;收樂器時感謝他「謝謝你幫我一起收樂器,樂器這麽重,我好需要你們的幫忙喔!謝謝你們的幫忙」。
一開始收樂器孩子都會用丟的,我教他們怎麽樣會沒有聲音,示範可以沒有聲音的放法,他們很快就學會,我就馬上說「哇!你學一次就會了」「對!這樣就好小聲好溫柔,謝謝你!」
以前最後唱goodbye song彈琴時孩子們總是會來按鋼琴,後來我和他們約定好先讓他們彈3下,換我彈,他們讓媽媽抱抱,等老師彈完再換他們彈。
昨天準備要開始彈琴前,他就自己跑去坐在媽媽的腳上對我說「我先等你彈完再彈」,我馬上回應他「哇!謝謝你都記得我們的約定!」
最後領貼紙時間,他排第一個領,領完還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,我覺得好溫暖啊~
看著他的成長和進步,我和媽媽都好欣慰又感動,孩子真的長大了!
/
孩子是很「感覺」的生物,很多時候,孩子只是還沒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,所以沒有辦法融入,當他喜歡那個地方、那個老師,他就會開始投入,願意學習。
他們從無律階段開始進階到他律階段,他們不是不守規矩,他們就只是還不懂地球規則的外星人,所以需要我們的引導和幫忙。
排斥時接納他的感受,不強迫他(建立歸屬感);看見每個微小的進步就鼓勵他(建立價值感)設定適當的界線(輕輕放、等老師彈完再換他們彈)讓他有所依循,溫和且堅定執行。
記得嗎?以前我們最喜歡的老師/科目,通常也是學習表現最好的。
很多時候我們都把重心放在教學內容上,但其實建立教室裡的歸屬感和價值感,是幼兒教育裡很容易被忽略,卻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有了歸屬感和價值感,他們就會開始願意敞開心房,喜歡上這個地方,也開始吸收我們精心準備營養和豐富的音樂大餐。